供稿:九游老哥俱乐部交流 时间:2025-04-15 11:14:43 浏览次数:
“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陈金洪说,列入名单意味着自贡盐业遗产的价值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认可,自贡距离申遗成功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自贡,因盐设市,享有“千年盐都”美誉,有近✅两千年井盐生产历史,井盐文化遗存丰厚。在近代,自贡盐业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川盐济楚”及抗日战争㊣时期的“增产赶运”,不仅满足军需民用,造福八方百㊣姓,更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使命。
井盐文化植根于自贡,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之魂。时至今日,自贡仍保留了数量众多的盐业文物□□、井盐“记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不可移动文物层面看,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自贡2404处不可移动文物中,约70%与盐业相关。自贡现有大公井遗址□□□□、燊海井□□、东源井□□□□、吉成井□□、源通井□□□、通虹井天车□□□、金流井天车等盐业生产遗址和设施;有汇柴口古盐道□□、漆树乐善坊□□、贡井老街盐道□□、艾叶滩码头□□□、仙市古镇盐码头及邓关济运闸□□□、沿滩庸公闸□□□、艾叶平康桥□□、贡井中桥□□□、自流井老街盐运码头等㊣井盐运输遗存及设施;有西㊣秦会馆□□□□、桓侯宫□□□、王爷庙□□、南华宫□□、贵州庙□□、炎帝宫等商✅㊣帮行帮会馆庙宇;有三多寨□□□□、大安寨□□、久安寨□□□、集生寨等盐商寨堡㊣群,有张伯卿公馆□□□、玉川公祠□□□□、李亨祠堂□□□□、王家大院□□、涵院□□、天禄堂等盐商宅邸。
从可移动文物层面看,自贡现存有开凿和修治盐井的各类实物工具及盐务管理□□□、盐业契约□□□、岩口簿等档案。此外,还保存有与井✅盐业相✅关的传说□□□、民俗□□、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内涵丰富□□、门类齐全□□、独成体系的文化遗产,不仅折射出中华㊣民族和㊣自贡先民包容兼蓄□□□、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更是自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源基础和内在支撑。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重要见证,体现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据悉,本次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自贡盐业遗产项目,由燊海井□□、吉成井㊣制盐建筑群□□□、东源井□□□□、西秦会馆□□、桓侯宫等13处遗产构成。“这些盐业遗产见证了我国古㊣代深井钻修技术的发展及对深层地下卤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展示了四川盆地成熟的井✅盐生产技艺体系和丰富的管理实践,彰显了自贡盐业群体的创新精神。”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邓军表示,自贡盐业遗产申遗将有望填补我国在工业遗产类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空白。
从2022年启动工作到成功入列预备名单,走了三年。而对这片盐业“珍宝”的守护,自贡已经持续了大半个世纪。
1959年,在同志倡议下,自贡依托西秦会馆建成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国古代井盐科技史。
1985年,自贡完成燊海井修复,并对㊣外开放,活态展示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的顿钻□□□、竹笕输卤㊣和传统熬盐等技艺。
2018年,大安盐厂近现代制盐工业遗址“变身”老盐场1957文创基地,全景式呈现井盐生产技术的演进和变革。
2022年,利用贡井南华宫□□□□、邓关观音阁建成自贡抗日献金运动陈列馆和自贡抗战盐运文化陈列馆,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完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测绘全覆盖㊣项目,对全市井盐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数字测绘,夯实井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基础。
特别是在2023年,自贡成立“推进自贡井盐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工作专班”,加快了烹制“新盐味”的步伐。
在此㊣过程中,自贡市政府相关领导带队到四川省文物局汇报申遗工作,自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筹推进,研究论证申遗路径和策略,委托专业团队共同编制申遗文本,高质量完成申报工作。引进考古□□、文物保护等专门人才,组织实施“千年盐都㊣探源工程”,开展东源井古盐场□□□、大公井遗址□□□、荣县盐井坝✅制盐遗址勘探调查。举办川渝盐业遗产申遗专㊣家咨询会□□□□、盐业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等学术会议,主办《盐业史研究》学术期刊,以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支撑自贡盐业遗产申遗。
当然,依托这粒洁白的“盐”,自贡想做的还有更多。自2024年起,《自贡市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启动,有序开展全市亟待保护修缮盐业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工程。目前,正在提速推进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新馆建设。
“自贡盐业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汉沽盐厂,我们倍感骄傲和鼓舞。”陈金㊣洪表示,下一步,对照国家□□□□、省有关部✅门工作部署,自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和力量,夯实保护管理基础,增强盐业㊣考古和研究能力,强化保护管理,做好盐业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以及创新活化利用工作。